第三章 传统的早期教育错在哪里?

第三章 传统的早期教育错在哪里?


来源:网络  作者:佚名

很好的工作,那也不是毫无用处吗?不错,对父母来讲,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一个平凡的人。也能幸幸福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。

杰出的能力和温和的人品能相容吗?

确实,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伟人们,他们的人生既有常人所难以想像的丰富多彩和美满幸福,也有曲折起伏以及与常人不同的精神磨难。
首先以莫扎特为例。他身染重病,在父亲死后,生活窘迫,形同乞丐,在妄想和忧郁中英华早逝,年仅35岁。关于它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,有人说他死于尿毒症,有人说他被人毒杀,也有人说他死于大脑疾病。
贝多芬嗜酒成性,52岁的了黄疸,53岁吐血,57岁离开人世。据说,他在失去意识之前,用拉丁语留下了一句话:"大家鼓掌吧!喜剧结束了。"
帕斯卡死时也很年轻,年近39岁。临死前,他告诉他姐姐,"我从18岁开始没有哪一天不是在烦恼中度过的。"
写才能教育论的黑田实朗在他的著作中,对许多天才的成长过程和晚年都作了详细的记述。他在调查许多事例后,写道:"艺术和学问的天才,根据父母的愿望,接受极端的英才教育而成为伟大的人。但是,这却成了他们的祸害,不少人的身心健康受损,在不幸中度过自己得一生。"人们常说,有很多天才是怪人。虽然他们因为不是凡人而受到了尊敬,但是根据黑天先生的看法,我觉得:天才的痛苦也不是平常人的痛苦。
在黑田先生的书中也以这样的人物作例子举了出来。他们因为父母特异的教育方法,(可能还不能称之为英才教育),成了杰出人物,但是他们的一生却很不幸。
例如,英国的文豪约翰·拉斯金,他是由母亲精心培养长大的。他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。她把所有的玩乐都看成是罪恶,所以从来没给幼小的拉斯买过玩具。
母亲每天早上花几个小时和儿子一起读圣经,父亲给儿子念诗并让儿子自己朗读。当时,小学还不是义务教育,所以拉斯金只上了几个月的学。而大部分教育则是在家中进行的。
他十八岁考入牛津大学。母亲硬是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,密切注视儿子的生活。据说,这位母亲三年多来一直把丈夫留在伦敦,自己住在牛津街。他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,妻子离他而去。在晚年,他说道:"我所受的教育,一般说来是错误的,而且也是不幸的。"据说,他在长大以后曾经多次发疯。尤其在临死前得一年,他因精神极度错乱而痛苦不已。
哲学家尼采也有一个特异的童年。父亲在他四岁时就去世,他哥哥也在他父亲去世的七个月后死去。母亲体弱多病,和父亲的两个姐姐住在一起,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。另外,祖母也和他们同住。尼采作为女家族中唯一的男性。他的成长倾注了女性太多的爱。母亲希望尼采绝对爱他,要求尼采按照他的意志行事。
结果,尼采变成了一个认真,深沉,懂礼貌的孩子。另外他不同于别的孩子,做事刻板,绝对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。因此,周围的坏小孩都取笑他,母亲也担心他。
他不太爱玩,喜欢孤独,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。他从青年时代开始怀疑宗教,后来否定神,写下了关于虚无主义的哲学书籍。他45岁时发疯,由母亲和妹妹照看他,第二年死去。
据说,宗教改革加马丁·鲁德的母亲教育儿子很严厉,路德小时候就因为父亲不注意偷吃栗子而受到过母亲的鞭打。一介神父的路德敢于反抗专横跋扈的罗马教王,在当时是需要千百倍的勇气的。
他具有强烈的正义感,但另一方面,他也具有病态得神经质倾向。成年后患上了女性恐怖症。
基督教新教为理公会派的鼻祖,英国人约翰·威斯莱,在小时候也受到过母亲极其严格的斯巴达式教育。他母亲所生养的17个孩子,个个都是做事有板有眼,举止讲究礼仪的人。但是,这17个孩子的婚姻生活大多都很不幸。这一事实告诉人们:母亲家教的过分严厉,她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不适应家庭生活。
据说

|<< << < 1 2 3 4 5 6 7 8 > >> >>|


·上一篇文章:第四章 从右脑开始培养人
·下一篇文章:第二章 零岁教育重要的"临界期"指什么?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china-baby.net/news/youjiao/0743131248C411FH4464I30FAJ6G97.htm


相关新闻


传统湖笔工艺为新生命留下记忆

翁忻旸


中国传统工艺亮相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 图

李根兴


上千封传统家书在京展出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

魏梦佳


中国传统艺术雨中绽放意大利古城

金宇


中国传统艺术雨中绽放意大利古城

金宇


传统年节学文化 元宵风俗知多少 组图

佚名


杭州:传统“年味课” 迎接中国年 图

徐昱


西藏着手制定传统手绘唐卡地方标准

黎华玲


山东将恢复设立1000个“乡村记忆”村落 传承乡村传统文化

孙晓辉


六地传统年画“老字号”齐聚恭王府 让非遗文化“活”起来

姜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