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丽与孩子可以蒹得

美丽与孩子可以蒹得


来源:宝宝成长网  作者:佚名

随着胎儿的生长,准妈妈一下子从怀孕前的骨感美女,变成了一个“大面包”。尽管准爸爸们表示:“我觉得你现在最可爱了。”然而,面对镜子里臃肿的自己,爱美的准妈妈有些沮丧。难道,怀孕就不能和美丽和平相处了吗?

别担心,试试我们给出的这些建议吧!你将在镜子中,重新发现一个性感时尚的自己。
 
要孩子,也要美丽

身材走样,心情别走样

记得在好莱坞颁奖典礼上,威尔士美女凯瑟琳·泽塔·琼斯,挺着八个月大的肚子骄傲地亮相。或许你会觉得,与她昔日的窈窕比起来,她实在是太“壮硕”了,然而不得不承认,她浑身散发着浓浓的母性美。孕妇不再和不修边幅、面色蜡黄联系在一起。

肚子里的宝宝固然重要,但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们,大可不必为了胎儿禁忌太多。不必毫无节制地大吃,适当地化淡妆,适宜地运动,都可以让心情更好。自信就是美,首先应该将那些沮丧的心情抛开。

【体重篇】

别上体重的当

一般来说,怀孕40周,准妈妈的体重会增加9~14千克左右。在孕期的前3个月,准妈妈的体重一般会增加1.8千克左右。这些都是普遍的规律。可是,怀孕7周的颖却发现自己竟然长了4.5千克,于是开始节食控制体重;而孕吐严重的晶在连续呕吐了6个星期以后,发现体重比怀孕前轻了2公斤,于是拼命进“补”。

千万别被体重给骗了!按照书上的说法,怀孕中期以后,孕妇体重应每周增加500克。事实上,很少有孕妇的体重会与标准相差无几。因为影响体重的因素太多了,身高、遗传、孕期反应,还有你怀孕前的体重,都可能成为你达不到标准的障碍。当然,如果体重增加得过快,你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查有无隐性水肿,排除妊高征引起的水肿。

这些重量从哪儿来

不要以为所有增长的分量都是你身上的肉,有些分量会在你分娩之后自动消失。谨慎注意饮食,为了胎儿的健康,千万不可节食。只要从怀孕开始就实施体重监控,不必让胎儿节食,也可让自己免于发胖。

孕期你增加的体重一般为母体脂肪3.2千克 血液1.8千克 母体组织内的液体1.8千克 乳房0.9千克 子宫膨胀0.9千克 羊水0.9千克 胎盘0.7千克。

【营养篇】

两全美食

准妈妈在饮食上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:一个是“一个吃,两个补”,在数量上下功夫;另一个则是每时每刻都在研究吃进去的东西是不是有营养,维生素含量够不够。也有爱美如命的准妈妈走极端,一味地节食,全然不顾胎儿的健康。这些情况都是不对的。

最好的选择,就是为自己订一个少食多餐的饮食计划,注意荤素搭配、粗细结合,品类多但数量少而精,这样既宽慰了你对美食的相思之苦,又不会因为一次摄入过多,造成热量堆积而发胖,一举两得。

TIPS

孕期每日最佳营养组合

卡路里

胎儿每天只需要300卡路里。即每天除了维持自身体重,你只需要额外摄取300卡路里热量:四大杯牛奶的热量(380卡)就超过了这个数字。

蛋白质

每日四份。一杯牛奶相当于1/3份,113克鲑鱼等于1份,一杯优酪乳等于1/2份。然而,最好不要用粉态或液态的蛋白质补充剂来代替,效果不好。

维生素C食物

每日2份。

每日4份。除了牛奶中,钙还隐身于麦片、汤等等,也可服用钙片。

绿叶蔬菜

每日3份。

其他水果和蔬菜

每日两份。

谷类

每日5份,存在于粗粮、全麦面包中。

含铁丰富的食品

建议从第12周起,孕妇每日服用30毫克亚铁补充剂。

水分

每日至少2000毫升。

补充剂

选择性地服用孕妇专用补充剂。但最好的营养还是来自食物,而且这些补充剂并非多多益善。

【运动篇】

阳光“孕”动让瘦身更容易

运动能让你感觉自己不那么笨重,还有助于减轻因腹部增大而带来的脊背疲劳,并使你在产后迅速恢复。但是有一些注意事项,在运

|<< << < 1 2 3 > >> >>|


·上一篇文章:孕妇身上痒千万别大意!
·下一篇文章:怀孕早期健康注意事项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china-baby.net/news/baojian/074314461414K0J4CCC6HCIJK9ABIG.htm


相关新闻


3-6岁宅在家的孩子能做的互动健康小游戏

佚名


专家告诉你新冠肺炎疫情下,家长如何科学指导孩子学习成长

余建祥


余建祥:开学三件事,每件都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

余建祥


家长教育思维的三个层级:你在哪个层级,孩子就在哪里

余建祥


错误的教育认知不仅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,反而让家长累死在起跑线

余建祥


艺术启蒙:为什么不要让孩子过早学画画、上绘画培训班?来听听大

佚名


早教知识: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好处?

佚名


如何让爸爸多陪伴孩子 专家给出四条家庭教育秘诀

栾英杰


运动从小抓起:美健康指南称孩子三岁起就该多运动

佚名


决定孩子未来的,不是给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,而是家长的教育认知

余建祥